最近因為被邀請推薦一本英國食譜的關係,常常想起以前在寄宿家庭的日子。當然現在想起來是開心的事情比較多,但如果說起剛到寄宿家庭時印象最深刻、遇到最大衝擊的事情,應該就是要跟兩隻大狗共處一個屋簷下了吧。
其實我還蠻怕狗的,雖然在去之前就已經知道寄宿家庭有養狗也收到過他們的照片,但從來沒有跟這麼大隻的狗這麼近距離又長時間接觸過,一開始還真的是非常的不安,甚至為此打長途電話回家哭訴了好幾個小時,在那個國際電話不便宜的年代,那通電話恐怕就花了好幾千台幣吧。
然而這兩隻分別為純種與混血的德國牧羊犬Lucky(正面臉上像是有白色刀疤的這隻)和Tinker(後面捲捲胖胖像是羊的那隻),其實都萬分友善,從來不會亂吼亂叫,當然也不會咬人。我也漸漸從不敢靠近他們,到喜歡每天回家他們都會到門口迎接我,會用前腳搭上我肩膀抱抱,甚至讓他們親親我的鼻子(這可是Lucky心情好時才有的福利)。開始習慣在客廳看電視的時候,Tinker會自己打開門進來陪我一起,她捲捲的毛就像是抱枕一樣的鬆軟。
看體型就知道,胖胖的Tinker貪吃,什麼食物她都來者不拒,是寄宿媽媽的大寶貝,她們幾乎吃什麼東西都一起共享。而年紀比較小的Lucky膽小,聽見煙火聲就會害怕的小聲嗚嗚叫,是寄宿爸爸的小心肝,這時候他就會一邊親暱的喊她「my little passion fruit」一邊安撫她。
在寄宿家庭的後期,我為了要減肥,所以自願每天晚上一起去遛狗當做運動,Tinker算是比較好控制的狗了,但因為身強體壯的關係,說是遛狗呢,其實還比較像是被狗遛,一直到最後一天的晚上,我都還是一個被狗拉著跑的狀態。
我剛到的時候,她們分別是11歲跟7歲,本來就不是年輕小狗,而幾年前Tinker跟Lucky也接連的當小天使去了。寫這篇分享的最後,也想要跟他們說聲謝謝,在交換學生的那一年,能有她們的陪伴我覺得非常幸運,我並不會覺得他們是寵物,而是像家人一樣,在我的學習體驗中,非常重要的一份子。
#寄宿家庭 #英國 #交換學生